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 >> 疾病病因 >> 正文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24 21:18:09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对大多数妇女而言,育儿是压力性生活事件。即使妊娠被看做是正性的、期望的事件,但是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和产后阶段都需要进行很大的生活适应。而产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并处于情感脆弱阶段的母性适应期,甚至是危机期,对产后适应障碍的妇女可出现抑郁症状,称为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据报道,抑郁症发生率为20.9%,在产后6周至产后6个月可高达30%。对于产后抑郁心境适应性障碍的产妇,它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成长,同时给家庭、婚姻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育儿女的女性抑郁症状开始时间集中在产后最初的9周内,因此,在产褥期开始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并对出现的不同程度抑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可以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帮助产妇顺利进入哺育的适应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4月我科对7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3.1生理因素:包括激素水平因素和产科因素。孕妇经过停经、妊娠、分娩等重大变化,体内激素水平起伏变化较大,内分泌的改变是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雌激素、孕激素、泌乳激素的增高和减少都可以使产妇的身体发生很大变化,如体重增加、肌肉松弛、体形改变等都可造成产妇身心不适。产妇的健康状况对产后抑郁情绪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产后有合并症者,乳房胀痛,切口愈合不佳等身体不适而烦躁、呻吟、哭泣、拒绝哺乳等是抑郁症的主要诱因。手术产史,分娩并发症的出现,使身体不适加重,心理调适不良等均可增加产生心理障碍发生的危险倾向。

3.2心理因素:不良的处世表现,情绪控制力差,对分娩的心理准备及分娩知识不足是发生产后心理障碍的高危因素。有部分产生心理障碍的妇女,常表现为对母亲角色认同缺如,时常会有强烈的依赖需求。这种依赖关系会使产妇无法认同母亲角色,以致于对自己的母亲角色产生冲突和适应不良,因此无法克服母育带来的压力,易产生心理障碍。

3.3家庭及社会因素:产后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尤其是缺乏丈夫支持的产妇,产后易情绪低落,可发展为产后抑郁症。传统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生女婴的产妇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影响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育婴活动使经济负担加重,对于经济状况拮据的家庭,产后抑郁的危险性更高,特别是失业、低龄、单亲多子女的母亲、父母早年离异、低学历等因素均可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的易感性。此外,产妇的年龄大、学历高、婴儿女性、婆媳关系紧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夫妻不和睦、居住环境差、产后护理差、睡眠状况差更是影响产后抑郁的主要社会学因素。

3.4性格因素:性格外向者可出现轻微的抑郁,时间比较短

暂。性格内向者遇到不良刺激易出现精神紧张、害羞、固执、担忧等个性特征及个体的焦虑,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排遣,易出现精神抑郁。

3.5分娩方式及婴儿因素:应用产钳和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担心其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对分娩感到恐惧,心理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变化,影响产程进展,又进一步加重焦虑不安情绪。另外,婴儿出现健康问题使产妇自信心降低,导致抑郁。

心理干预

4.1.1加强孕期和分娩期健康教育和保健建立孕妇学校,由专业医护人员讲解妊娠、分娩的知识,自我照顾的方法,指导孕妇练习产前运动。与孕妇讨论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指导孕妇的饮食和营养搭配。帮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有效地减轻紧张、恐惧心理。根据个体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咨询和指导,尤其是对性格障碍、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产妇,在做好妊娠分娩知识宣传的同时,做好心理支持,鼓励其倾诉疾病发作时的感受,以加强产妇及家属的信心。

4.1.2分散注意力及非药物疗法护理人员请恢复较理想的病友言谈互教,指导产妇及其家属从事适当的娱乐和体育活动,以分散产妇对相关事件的注意力等方法。音乐疗法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临床辅助疗法,通过一些轻音乐或者励志向上的歌曲来转移产妇注意力。

4.1.3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产妇经历阵痛、分娩,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产后需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护理人员应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冶疗护理时间要相对集中,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4.1.4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产后的一个全新内容就是新生儿护理,母亲角色要求产妇承担起哺育婴儿的重要责任。护理人员应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主动与产妇交流,教会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运用母亲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婴儿,与她们进行情感交流,发挥哺乳母亲间的相互交流和鼓励的效应,使产妇及早进入母亲角色。在护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产后14天、28天随访,对可疑病例增加随访次数,通过随访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帮助产妇明确定位自己的母亲角色,使其在育儿过程中获得快感。 

家庭干预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产妇家属进行疾病宣教,讲解产生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耐心劝导配偶给予产妇多的情感和物质支持,同时还动员产妇的其他亲属轮流探视,引导配偶及其他家属给予产妇正确积极的评价,争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明显改善了夫妻及家庭成员关系。加强产后访视产后访视不仅对产妇的生理、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还能协调家庭,指导其丈夫及父母积极参与照顾产妇,整理家务,照顾婴儿及提供物质帮助及精神支持,同时我们还提供了多方信息指导和帮助产妇,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难题,树立信心,提高了心理素质。 安全护理抑郁发作患者往往悲观、绝望、厌世,易发生自伤、自杀行为,而且往往隐蔽性强。因此,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产妇的安全。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稳定产妇的情绪,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小结:

产后抑郁症不确切的病因和多种危险因子使得单一的预防措施不能作用于所有阶段,因此鼓励发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在社区、家庭之间加强孕期精神卫生保健应成为基层妇幼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孕期有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有其他导致产后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更应采取以心理支持为础,将应激处理、健康教育与应对技巧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降低产妇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解除心理致病因素,从而有效地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gy.com/jbby/2072.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抑郁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