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 >> 临床表现 >> 正文

揭开抑郁症的人格面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21 12:01:00

抑郁症有两种,一种是弃婴型的,一种是受害者型的,当然还有混合型的。弃婴型的抑郁症比较安静、楚楚可怜,容易激发别人的同情心和拯救者面具;受害者型的抑郁症比较躁动,甚至易激惹,容易让人觉得可恶,或者可恨。

治疗抑郁症,第一步是识别苦命人面具。

咨询师必须从病人的症状中寻找苦命人面具(包括弃婴面具、受害者面具、讨好者面具、叛逆者面具)存在的证据,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内心的苦命人面具,并对它保持“觉知”。所谓“觉知”,一是识别,亦即当苦命人面具出现的时候,立即把它识别出来;二是静观,亦即静静地观察,不采取任何措施,如回避、打压、施救、修改。静观比较难,但非常重要,必须反复强调。一般来说,如果静观做到了,症状可以减轻一半。

第二步是追根溯源。

咨询师和病人一起查找苦命人面具的来历,通常都是童年创伤,并且跟某个重要人物有关。许多人找到苦命人面具的来历之后就可以释怀了,也有一些人会产生怨恨,这时候就要把怨恨释放出来。怨恨是叛逆者面具被激活的表现。第三步是释放情绪。通过想象或角色扮演,回到创伤情景,把痛苦、绝望、恐慌等情绪释放出来。一个人之所以会陷入抑郁状态,是因为苦命人面具聚集了大量的能量,最后暴发出来,控制了整个人格。面具的能量之所以会聚集起来,是因为没有及时释放。之所以没有释放,是因为一般人都不接纳苦命人面具,竭力压制它,把它从人格中分裂或隔离出去。其实,压制是短期行为。可以压一时,不可能压一世。堵不是办法,疏还是解决之道。第四步是安置。每一个面具都有适用的情景,把面具安置在相应的情景中,不到处乱窜,不污染其它面具,抑郁症状就得到了“控制”。治疗抑郁症不是消灭苦命人面具。如果没有苦命人面具,正常的哀伤反应也就没有了。

上述释放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安置的过程。让病人进入创伤情景,把苦命人面具引出来,创伤情景和苦命人面具之间的链接就增强了,等于把苦命人面具“固着”在了创伤情景里,它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苦命人面具有两个对应面具:拯救者和迫害者。病人寻求帮助的时候,会把帮助者(包括咨询师)当成拯救者,希望咨询师把他从苦海里拯救出来。他可能会讨好咨询师,也可能不会。如果讨好,其目的是想从咨询师那里得到更多。所以,他对咨询师的期待是很高的。如果咨询师没有满足他的期待,就会被当成迫害者,这就是移情。换句话说,病人戴着苦命人面具、讨好者面具和叛逆者面具来找咨询师,同时也带来了拯救者面具和迫害者面具,如果咨询师又有水平又热心,他就会把你当成拯救者,自己使用讨好者面具,积极配合;反之,他就会把你当成迫害者,自己使用叛逆者面具,跟你对着干,最后回到苦命人状态。多数情况下,既然来看病了,展现出来的自然是讨好者面具,而叛逆者面具和苦命人面具虽然躲在暗处,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常常会借助于讨好者面具,达到自己的目的,即维护苦命人的身份。当病人把拯救者面具和迫害者面具投射给咨询师,咨询师很容易中病人的圈套。如果咨询师一直扮演拯救者,那也罢了。问题是,咨询师的迫害者面具也会被激发出来。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病人表面上想摆脱抑郁状态,实质上更想维持抑郁状态,象扶不起的刘阿斗,会让咨询师恨铁不成钢,甚至失去耐心。这个时候,拯救者就变成了迫害者。因此,咨询师必须对自己的者面具和迫害者面具以及病人的苦命人面具、讨好者面具和受害者面具保持觉知,并向病人解说。

文章来源: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gy.com/lcbx/1858.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抑郁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