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比于患上精神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很多人更愿意去得别的疾病,因为精神障碍总是带有一种耻感。
不管是自己患病,或者子女患病,第一次听到确诊消息,感觉都会像挨了一记重拳,心都被砸碎了……是的,不管你多有权势、有多少金钱,也不管你多聪明,确诊精神障碍,要承受的痛苦和打击都是一样的。
其实存在很多错误观念,不仅是患者本人,在家属身上也存在一些错误观念:
1、很多人拒绝接受医生诊断结果,觉得自己可以自愈。(家属也觉得病症跟患者的意志力、甚至精神品质有关系,不需要服药治疗)
精神障碍也好,精神疾病也好,都是需要艰巨又长远的康复过程的,需要个人、医生、家庭甚至身边朋友等付出巨大努力,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康复的。
很多人对病症不了解,也不愿意理性面对,甚至以为学佛、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自己就能治愈自己,这都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病症有生物层面的成因,简单理解就是病症不完全是精神疾病,更是一种生理疾病,必须通过药物才能彻底根治
2、不管是单相抑郁,还是双相障碍,都是周期性疾病,不是好了一段时间就彻底康复,有很高复发率。
不要在刚刚结束一个抑郁(双相障碍涉及抑郁周期和躁狂周期)周期,稳定了一段时间就以为自己彻底好了,就可以康复不用吃药了。
尤其是首次确诊双相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3、即便按医嘱停药了,也不等于彻底康复。
4、需要治疗,可以康复,即便无法完全康复,依然可以通过药物+正向思维建设+良好生活习惯过上正常生活,既“带病正常生活”。
5、我有病,我的一切问题都是病情造成的……其实不是的,病症除了遗传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刺激,跟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甚至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关系。所以,想要彻底康复不仅要吃药,还需要进行全面改变。
6、很多患者认为服药的副作用远远大于自己“扛着”,过度放大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实际上正相反。
7、双相抑郁患者,在跟医生就诊描述时,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轻躁狂和躁狂状态(包括情绪失控状态等),仅描述自己的抑郁状态……这也是误诊多发的原因之一。
8、很多患者因为一些原因,憎恶自己的父母和伴侣,不愿意把涉及病情的真实情况和全部信息告诉他们,其实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疗,需要这些身边人帮你给医生提供更客观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更好的判断和治疗。
在如今中国这个社会,患有精神疾病的耻感会一直存在,它很可能是一种终身身份的噩梦,必须接受正规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才有可能真的永远摆脱这个噩梦,过上真正的正常生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gy.com/jbby/9530.html
当深秋过去,初冬来临之际,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情绪低落和没精打采。心境[详细]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但抑郁症并不可怕,很多抑郁症患者都能自己走出来。他们[详细]
当深秋过去,初冬来临之际,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情绪低落和没精打采。心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