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忧郁症
儿童忧郁症的存在与否,与心理理论学派有所差异。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者认为儿童忧郁症并不存在,因为忧郁是超我的产物,而儿童的超我尚未产生,所以不可能有忧郁症。另一派精神分析者的说法是幼年失亲所潜藏的忧郁情绪爆发,例如与母亲分离所导致的悲伤、退缩、哭泣、食欲改变和失眠。还有一种理论是接受儿童忧郁症的存在,但认为儿童忧郁是伪装的形式表现,例如:发脾气、过动、不听话、逃家、行为不良、害怕、身体不适、易怒、分离焦虑和低成就。目前被认可的观点是儿童忧郁症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儿童忧郁症症状虽与成人忧郁症雷同,但仍有儿童的特色,包括情绪、认知、动机和生理方面的症状。情绪方面可能有悲伤心情、生气或易怒、对生活失去乐趣、哭泣、失去幽默感、觉得不被爱和自怜等。认知方面可包括负面的自我评价、罪恶感、无望感、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做决定和死亡意念等。动机方面可能有社交退缩、自杀意念和学业成绩退步。生理方面会有疲倦疼痛、食欲和体重改变、睡眠困扰、行动迟缓或不安等。
以精神科诊断手册看,儿童忧郁症的诊断与成人相同,可分为重郁症和轻郁症。重郁症(MajorDepressiveEpisode)的诊断标准如下:
两周期以内,下列症状五项(或五项以上):
(1)忧郁心情,几乎整天都有,几乎每日都有,可由主观报告(如感觉悲伤或空虚)或由他人观察(如看来含泪欲哭)而显示;
(2)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喜乐都显著减少;
(3)明显体重下降,或体重增加;
(4)失眠或嗜眠;
(5)精神运动性刺激或迟滞;
(6)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
(7)无价值感;
(8)思考能力或专注能力减退,或无决断力;
(9)反覆想到死亡,自杀意念,有过自杀尝试或已有实行自杀的特别计划。
低落性情感疾患(DysthymicDisorder)的诊断为:
几乎整天忧郁心情,为期至少两年。在儿童及青少年为心情易怒,为期至少一年。下列症状两项(或两项以上):
(1)胃口不好或吃的过多;
(2)失眠或嗜睡;
(3)活力低或疲累;
(4)低自尊;
(5)专注能力减退或有困难作决定;
(6)感觉无望。
以上这些特性,有一些无关年龄,在成人小孩身上都看得到,例如:忧郁的表情、过度焦虑、恐惧或健康问题。
二、诊断方法
近年来发展了许多评量儿童忧郁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自我报告、成人评量、同侪评量和生理评量。
三、忧郁症的治疗
忧郁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在药物方面,已有好几代不同的抗忧郁药物,由最早期的三环抗郁药、选择性的Serotonin回收抑制剂、可逆性的MonoamineOxidase抑制剂到最新的抗忧郁药,然而,它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功能也因人的体质而异。
儿童的忧郁症谘商模式多半强调认知行为的层面,透过对非理性想法的认识,找出扭曲的自动思考、分离现实与曲解、中性化等方法来帮助忧郁患者习得正面积极的思考方式。
四、忧郁症预防的成效
美国心理疾病预防医药学会(InstituteofMedicineCommitteeonPreventionofMentalDisorders)将忧郁症预防分为三类:全面性预防,着重于一般群众而非特定疾病对象;选择性预防,着重于已被发现的高危险群的团体;和特定性预防,对象为已呈现疾病征兆的团体或个人。由于预防性工作颇具经济效益,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不论是针对离婚、失业、单亲父母或家庭困扰的儿童,透过各种不同的认知或技巧的教导与介入,忧郁和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可明显减轻。在忧郁症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前就介入,不只可以降低治疗成本,也会减少因忧郁症发作后所造成的家庭、社会和工作问题。
儿童忧郁症的认知和预防是一个值得心理谘商专业工作者投注心力的焦点,需要精神医疗、谘商专业人员、教师和家长共同合作,此外,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来源: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
“向日葵健康网”儿科、居家护理、肿瘤科、神经科、心血管科、听力障碍等。
“向日葵健康网”台湾专家:来自于台医院。
★如有其他咨询需求,敬请来电
☆-//
足不出户,尽享名医,%的台湾好大夫!
官方网站: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鍖椾含涓鍖婚櫌鐖嗗厜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gy.com/jbby/6313.html
当深秋过去,初冬来临之际,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情绪低落和没精打采。心境[详细]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病,但抑郁症并不可怕,很多抑郁症患者都能自己走出来。他们[详细]
当深秋过去,初冬来临之际,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情绪低落和没精打采。心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