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儿送进最好的小学后
我才明白:精神科为什么挤满了小孩子
阳光之下,总会有阴影存在,而著名学府背后也有着我们无法看见的“暗黑面”。
我们更希望有一个快乐健康的普通孩子,而非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优秀孩子。
几天前,我看到了心理学家贺岭峰分享的一个视频:
视频中,贺岭峰讲述了女儿小时候的经历。他曾竭尽全力,将女儿送进了全区最好的小学。
还记得女儿刚上一年级时,班主任组织了一次“汉字听写”的基础测试。
当贺岭峰拿到试卷,发现女儿的得分是97分,即个汉字仅出错了3个。
他当时就夸赞女儿:“哇,你才刚上小学,还没正式开始学习呢,就已经掌握了97个汉字,太厉害了......”
然而当天晚上,班主任打电话过来,询问他“看了女儿的试卷有什么感想?”
贺岭峰便如实回答:“我觉得挺不错的,很好,谢谢老师。”
没想到班主任立刻生气了,对他大加指责:
“你怎么当家长的?就这样的成绩你还觉得不错?
你知道吗?这次听写,全班有17个满分,其余的都是99分,连一个98分都没有。你们家孩子97分,严重拖累了我们班的整体成绩,你还觉得不错,这样的家长怎么负责?”
贺岭峰当时就被老师训得愣住了。
所以,可以想象,他的女儿在整个小学期间是多么的痛苦。
由于成绩不佳,她一直处于受打击、受羞辱、甚至受霸凌的境地。
然而那时的他忙于工作应酬,对女儿的情况一无所知,只认为女儿成绩跟不上是家长责任不足,于是四处寻求家教,监督女儿写作业到深夜等等。
直至女儿升入初中,他才逐渐了解到女儿曾经承受的一切。
当女儿四年级时,有一次乘坐校车去学校,她甚至产生了从车上直接跳下来的念头。
在得知这些事情之后,贺岭峰至今仍感到非常懊悔。
他认为,自己这辈子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将女儿送到了全区最好的小学。
他原本的初衷,是为了给女儿提供最优质的条件和资源,帮助她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然而谁曾想到,女儿不仅长时间陷入无法自救的痛苦境地,甚至一度因此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贺教授女儿的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少年发声》栏目中一个名叫小黎的女孩。
小黎出生在上海一个富裕家庭,她聪明过人,自幼学有所成,几乎不需要参加任何课外辅导。机缘巧合下,她成功跻身了上海排名前茅的一所知名初中。在这所学校,小黎第一次体验到了强烈的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小黎竭尽全力投入学习,仿佛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她不仅完成学校的作业,还给自己安排了大量额外的任务。每天熬夜至凌晨二、三点,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四小时。在她看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证明自己是对的。对她而言,任何娱乐和休息都是浪费时间,甚至会引发焦虑和内疚。
然而,过度紧张的情绪终究会导致崩溃。长期的高压使小黎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不得不暂停学业。尽管父母无法理解,但仍不断劝她尽快恢复学业。不幸的是,开学的第二天,小黎爬上教室窗台,试图自杀,所幸被巡逻的家长救下。
当被问及“是否有美好的事物值得留恋”时,小黎冷漠地回答:“没有。”
“那么,有没有亲人或朋友值得留恋呢?”
“也没有。”
本该是花季少女的她,在这个美好年华却对生活充满绝望,甚至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胡邓指出,名校的学生抑郁症发病率相对较高。还有一位来自省级重点中学成都49中的林同学,他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是优秀自信、开朗阳光的孩子;但在同学们看来,他的情绪极不稳定,甚至因为心情不好而割腕自残。这看似聪明懂事的孩子,实际上在巨大压力下已濒临崩溃。
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小学生心理她接触过的学生中,超过一半来自于当地优秀学校,许多孩子曾是众人眼中的学霸。进入名校意味着需要面临心理落差、严格的老师、名次焦虑,以及来自家人的高期望。这些困扰犹如沉重的大山,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确实,众人都看中了名校的资源和机会,竭力想要将孩子送入其中,以求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但他们忽略了,阳光背后总有阴影。名校背后,隐藏着激烈的竞争、无形的鄙视链,以及许许多多脆弱的心灵所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不久前,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其中一组数据令人瞠目结舌:
在我国,抑郁症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未成年人群中。据统计,未满18岁的抑郁症患者占总患者数量的30%;在这些患者中,半数为在校学生。我们的下一代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高二孩子的经历,班级中50名学生,竟有29名服用抗抑郁药物。这些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晚上失眠,甚至同学间互相借热水服药。北京的北大六院儿童精神科,每天从早到晚,诊室门口都挤满了焦虑的家长和孩子。而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北京,全国范围内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同样面临床位紧张的问题。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详细]
山东事业单位公告已经出来,赶紧备考▼年山东事业单位全程上岸班这是斑猫公考[详细]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