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建议所有抑郁症病友,反复看看这篇文章
和几位小伙伴一起吃饭。一位小伙伴因为生活中发生一些事情,有点紧张,然后跟我们聊起紧张这个话题。这个时候有位搞正念的小伙伴说了这样一句话,“真是赞叹古时候的祖师大德,因为无我,所以就不会有紧张焦虑。”然后继续说了一些话。
我听了之后,感觉他的理解可能有一些误区。然后我跟他说:“其实,所谓的无我并不是说没有一个我,也不是说无我了,就没有一个紧张在。祖师大德也会有紧张,只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是,这个紧张就像我们吃饭的时候,这周围的很多噪音。只是噪音是噪音,我是我,我不被这些噪音所困扰,仅此而已。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把这周围的噪音给消除掉,而是不被噪音所影响。”
那位小伙伴听了以后,若有所悟。
然后,我问:“你是做正念的,那你知道那些正念高手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他说不知道。
我说:“正念高手其实和我们一样。该紧张还是紧张。但是又有所不一样。我们紧张的时候,是我们自己在紧张。而高手紧张的时候,是自己看着紧张在发生,仅此而已。区别就是,一个是迷的,而一个是醒的。这个就是不同。”
我相信上面这段对话,对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的小伙伴会有一些借鉴意义。在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来访者也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偏差,认为自己好了,就再也不会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了。其实不是的,好了,该有的情绪还会有的。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还会面对比症状更大的情绪体验。因为生而为人,哪有一帆风顺的。能好好活着,且没有战乱,就已经比很多人强了。所以,情绪体验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我们也不需要排斥这个情绪体验。有句话叫“烦恼即菩提”。有的时候,情绪就像一个闹钟,它在提醒我们一些信息。凡是情绪很重的时候,一般都是我们很执著的时候。包括执著于“痊愈”,这本身也是一个导致情绪反应大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情绪很大的时候,这个时候,也许我们需要反观下,是不是自己在哪个方面执著很大了,去觉察下自己。当我们向内探索,而是不是向外发泄的时候,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智慧、是内观。
(推荐抑郁的朋友去看两本书《情绪自救》和《战胜抑郁》)
如何摆脱抑郁焦虑?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28.91购买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期望自己可以通过向内觉察,自己的难受就消失了。有的时候是会的,我自己有体验。但是有的时候也不会。我们越执着的地方,那个难受就越难以消失。它不受我们人为意志操控。这个时候,也许剧烈运动可以带来一些缓解。
所以,那个难受消不消失不是我们说了算。我们能做的只是不让自己陷入到那个对于难受的纠缠中。在李宏夫老师的书《战胜抑郁》中说到:“难受什么时候来,难受什么时候走,顺其自然,让它来去自由。放它自由,就是放我们自己自由。”
战胜抑郁的自我训练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9.9购买当然,我上面说的好像很高大上,但是我不得不承认,难受来了,真的很难受,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过去的。所以,真正的改变的确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没办法,又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呢?你说是吗?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wzqsyl.com/m[详细]
山东事业单位公告已经出来,赶紧备考▼年山东事业单位全程上岸班这是斑猫公考[详细]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wzqsyl.com/m[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