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 >> 疾病检查 >> 正文

缘识萱蒲,从新出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9-12-24 22:44:37

一、缘识“萱蒲”

人生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总有一股吸力让有缘的人相遇。缘分有一种难言的美丽,在不知不觉中像一条牵引的绳索。

年5月,因为我的先生被外派到曼谷,我辞去工作,带着孩子陪同先生一起举家迁到泰国。

初到泰国时,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异国他乡的陌生让我很不适应,加上身边没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孤独感油然而生。

全职太太的生活让我突然没有了自我价值感,生活里的琐碎仿佛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逐渐耗尽了我的心神,我渐渐开始有些迷茫。或许心有不甘,或许是因为大环境的影响,我总觉得自己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回归家庭后,便开始浪费生命,时常处在与社会脱节的恐惧中。

来到泰国后的我,每一天都是浑浑噩噩的,没有了人生的目标,一个人渐渐地迷失在生活里。后来经过曼谷的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了萱蒲书院的凌院长,原本是为了学习泰语,后来从院长那里得知书院刚好在学习《诗经》。曾经因为忙碌的工作,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学习国学。如今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早已对文学熄灭的那团火又开始燃烧起来,当时我就决定除了学习泰语,我要参加《诗经》的学习。

还记得第一次去萱蒲书院,是院长接得我。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行色匆匆的路人,我提前半个小时到达书院楼下。当我打电话给院长时,他立刻答应过来接我。我本以为院长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很难接近,但是见到院长的第一面,他亲切的笑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儒雅,当时紧张的心就放松下来。

我随着院长一路走到萱蒲书院图书馆门口,那句“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让我感触很深,一瞬间我觉得好像找到了组织,找到家。因为时间还早,院长带我进了图书馆,让我自己先随便看看书。我记得当时我有些惊讶地点点头,因为第一次见面,院长就愿意对我这个完全陌生的人赋予信任,我第一次感到在这个“诚信”越来越缺失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诚。

随后我在图书架之间转了一圈,看到图书馆里各种类型的国学藏书,满满地排在书架上,让我非常惊讶。我一直想读这些书籍,以前因为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现在却苦于在海外没有图书资源。如今院长愿意将自己的图书资源无偿地分享给我们,可谓是给当时的我送来了“安琪的礼物”,我的内心开心地都要疯掉了。

第一次来萱蒲书院学习后,我就觉得自己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索在知识的海洋里。那天回家的路上,我觉得很充实,可以潜心下来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于是,我决定扎根在这里。这一扎根,便跟着院长学完了整本《诗经》。

我在萱蒲书院不仅学完了《诗经》,还通过书院的图书馆,借阅了《二十四史》里的《北宋史》和《南宋﹒辽﹒金﹒西夏史》,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思考。书中客观地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全面的评价,更新了我以前很多非黑即白的错误观念。闲暇又读了几本近代的人物传和散文,收获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书院的图书馆就像是院长为我们共享的知识宝库,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在其中发现新知,收获一生的财富。

这一年,在萱蒲学习,我好像又找到了新的方向。

二、爱上“诗经”

每个周六下午,书院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古时,一杯茶,一盏灯,一卷书,犹似桃源仙境。

《诗经》对于我们在体制教育中学习长大的人,并不陌生。

从前上学时喜欢读《诗经》,是因为“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懵懂。是因为“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爱情。是因为“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思念。是因为“击鼓”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长情。

在萱蒲书院学习《诗经》和上学时却大为不同,每学习一章,院长先带我们通过司马迁的《史记》学习每段“风雅颂”的历史,让我们从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诗经中表达的意思。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曾经学习的“风雅颂”好像全部变了味,以前的肤浅逐渐变得深刻,就像从小溪游进了大海,身处一片汪洋之中,眼前开阔明朗,自己却变得渺小无知。

学习《关雎》时,我才知道《诗经》开篇第一首诗,不只是表面表达的情窦初开的懵懂。我曾经因为这首诗还联想过采诗人孔夫子也是个痴情的人,如今想来原来都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在书院学习后,我才知道了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首诗主要表达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后妃之德,才可安邦定国。

学习《唐风﹒蟋蟀》时,凌院长通过《蟋蟀》中的“好乐无荒”,分享到了孔子的“益者三乐”,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益者三乐”分别是一乐,乐节礼乐,古人崇尚以礼制节制自己,做到好乐无荒,以免乐极生悲,以此来警戒自己。二乐,乐道人之善,古人喜欢说别人的好事和优点,不搬弄是非,以免祸从口出。论语中说“不言人之恶,则免难”。三乐,便是乐多贤友,古人喜欢和一群品德贤良的人在一起,就像我们跟着院长在书院学习。同时还有“损者三乐”,乐骄乐,乐佚游,乐宴饮,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的喜乐建立在今生肉体的享受和私欲上面,到头来是虚空的虚空,什么也留不下,什么也带不走。

还记得有次凌院长和我们讲《史记》中的“周本纪”。其中有段是这样记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通过这段,我思考一个贤德的妻子和母亲,对于一个家庭,丈夫和孩子的重要性。虽然我以前也想过,但是生活总会让我蒙蔽了双眼,这时候我明白了妻子和母亲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一个母亲的使命,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我愿意成为一个有使命的母亲。

三、传承“经典”

前几天,我看了一则新闻,中国的青年群体中,78.4%的被调查者处于心理损耗状态,抱怨“心好累”。而其中21.7%的被调查者处于较为严重的心理损耗状态。

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风靡中国互联网上的那首《感觉身体被掏空》,它以自嘲戏谑的方式,揭露了多数年青人目前普遍存在的疲惫和空虚。然而,如今“被掏空的”又何止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也渐渐被欲望越来越多,现实越来越骨感的生活消耗到枯竭。

当我们不断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时,每踏上一个台阶,就预示着我们又要为下一个目标拼劲全力,周而复始。我们就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厌倦,未来突然变得没有了价值,模糊起来。现在有个比较潮的词来描述这种状态,叫作“空心病”。

空心病,心理学称之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临床医学上,它符合抑郁症的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伴随而来的有“三无”症状—无用感,无望感和无意义感。患空心病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而如今,作为社会现象的“空心病”之所以率先在各大高校爆发,是有深层次原因。根据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来看,年轻人面对的最大社会危机是身份认知危机,他们挣扎于“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或“我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之中,而这些年轻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在儿童时期埋下的隐患。

我是一个二岁半孩子的妈妈,面对孩子的教育,作为父母总会有很多的选择和困惑。当我们的孩子身体营养越来越过剩的时候,精神世界却被快餐式的文化催得虚胖而导致营养不良。当下社会中被追捧的“成功学”理论,将人生追求成功的结果作为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这些被现实逼迫的孩子们逐渐被培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长的过程丢失了曾经古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美德。因为这些在他们的心中已经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淘汰了,仿佛成了历史长河里的“古迹”。

我学习的是心理学专业,主要针对儿童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之前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人员辅导过一些叛逆期的青少年。当我发现这些问题青少年出现厌学的状态时,经常会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思想被同龄人和网络上的流行文化影响,与父母长辈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常常离家出走,对未来非常迷茫,就像水中的浮萍。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现代心理学有很多针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例如艺术治疗法,沙盘游戏治疗法。

因为曾经辅导青少年的经历,让我在书院学习《诗经》这一年时间,对于心理学有了重新的思考。我开始思考如果在治疗期间让他们离开信息发达的城市,摆脱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回归田园生活,就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会不会更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灵发展。在与世隔绝的书院里,通过学习《诗经》,朗诵《诗经》,一边带他们回到先人的智慧中,一边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将诗经中的美好传承下去,让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根”。将国学和心理学结合起来,对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进行一种新形式的辅导模式,或许是一种新思路。当然所有的心理学方法都需要大量的实验,是一个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过程。

将国学运用到心理学理论不是我的先创,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自传《回忆﹒梦﹒思考》这本书,他在结束时写了这样一段话:“当老子说‘众人皆明,唯我独昏’的时候,他所表达的就是我此时所感到的。老子是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洞察力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看到了并体验到了价值与无价值的本质,而且在其生命行将结束之际,希望复归其本来的存在,复归到本来的意义中去。”对老子思想的追求和感悟贯穿了荣格的后半生,尤其是老子的“道”已成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个内在理论基石,同时他将老子的“无为”运用到了梦的解析中。

院长热爱国学,他通过教书育人将这样的种子撒在了我们的心中,就像蒲公英一样,随着风飘扬到各行各业,世界各地,遍地开花,生生不息。如果未来我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我也会设立一个国学堂,让孩子们可以从小就开始学习国学,领悟先哲们的智慧,传承古人们的美德。

周欢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药有那些
白癜风的医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gy.com/jbjc/9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抑郁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