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 >> 疾病病因 >> 正文

治疗抑郁症,首先你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9/24 15:20:4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在我们想要达到某个目标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正确的前行方向,同时,在追寻目标的路途上还得及时调整自己的前行路线避免自己出现路线偏差。抑郁症的治疗也同样如此,在抗击抑郁症这条路上的也会存在“偏差”,那就是在决定治疗抑郁症前和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该扫清的一些误区。1、态度上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在我们的常识中,生病了就该去就医或者想办法解决,但是有的抑郁症患者,在意识到自己出了问题后却有可能抵触寻求帮助和治疗。不敢、不愿意寻求帮助。一位读者朋友跟我说她初中时就开始发觉自己不对劲,会无缘无故的哭泣和难过,上了大学后才知道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中间难受时都没有和父母提过,这中间的时间是8年!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她父母没有察觉以及她自己为何不求助?交流后才知道她在上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在别的城市工作,和家人交流很少,并且一直强调她不想影响父母和让家里人担心,也害怕父母觉得自己没有用,害怕给父母添麻烦。这里,其实是过度自责的一个表现。我能做的就是逐渐引导她,让她明白父母虽然和她交流少,但是对于她的关心和爱不会少,可以找个机会将自己目前的情况和父母沟通一下。可能有些父母不重视(不要奇怪这很常见),但是这的确是一个获取帮助的重要途径。自我封闭,否认一切。很多的抑郁症患者在发觉问题后,会向周边的人求助,但是身边的人由于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等原因缺乏对于精神卫生方面的了解,并没有重视患者的求助,甚至会“火上浇油”,在一次次失望甚至是争吵后,抑郁症患者开始慢慢变得孤僻和封闭自我,开始不愿意同他人交流,日常生活中会下意识回避那些热闹的场所,口头禅是“一个人挺好”。这种情况,如果你觉得向外界寻求帮助很困难,实在做不到,那就尝试自己去就医和调节,当求助受挫时,不要将那种受挫感放大,抱怨只会增加你的焦虑和苦恼,你的初始目标是改变目前的情况,求助是一种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封闭自己,否认一切积极的事物,这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2、对于治疗方式的认识不全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会选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两种主流方式,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实行中,却会出现一些偏差。药物治疗:很多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2到4周(初见效期)或者6到8周(急性期效果显著)时由于药物的作用,病情有了改善,便觉得自己已经康复或者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停止了服药,一段时间后,病情开始反复,然后又开始服药,陷入了一个循环(这也是抑郁症高复发率的一个原因)。药物治疗除了初见效时和急性期外,还有10到20周的观察期,到此时如果效果不理想请和医生沟通是否更换不同机制、功能的药物,理想的话可以询问医生关于剂量调整和停药时间的问题,此外对于情况复杂的患者,药物治疗还有1到3年的维持期。还有的轻度抑郁症患者会纠结自己要不要服药,建议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能一概认为轻度抑郁症没必要服药,譬如有严重的睡眠问题或者已经产生器质性病变。心理治疗:在确诊了抑郁症后,许多抑郁症患者由于抑郁症在情绪心理上的影响或者自身的经济状况因素,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治疗,而是在网络上寻找心理咨询服务,先不论对方是否专业和心理治疗是否适合患者自身病情,我们可以从这种做法中看到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认为或者寄希望于一两次单纯的心理治疗就能治好自己的抑郁症。这里要明白心理治疗的基础原理是从认知、思维方面去影响人的心理,帮助患者从新树立认知,着重点是对于社会功能上的帮助,如果是生物化学因素引起的抑郁症(脑内神经递质紊乱引起),心理治疗明显就不适合,这种情况好比你感冒了,寄希望于别人跟你沟通交谈来改变你发烧流鼻涕的症状。3、自主性和主动性的缺乏很多已经走出抑郁症的人说过,不管用哪种方式,抑郁症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这里的“靠自己”就有着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意思。缺乏自主性:网络上有很多抑郁症病人交流社区或者交流群,其中有的人分享自己应对抑郁症的经验和方法,这是积极的事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觉得适合自己的尝试坚持一段时间,不管是自我调节还是配合辅助治疗至少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的人加入这种社区或者交流群纯粹是为了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因为觉得跟自己的情况有些相似就不断将自己代入他人的故事中,加入那种充满绝望和失落的帖子和话题,抑郁症影响因素很多,每个人的抑郁的原因不可能完全相同,你觉得别人不理解你,那你至少要培养自己的自主性,提升自己过滤那些负面信息的能力。主动性不足:“想更甚于做”这是许多患者的一个通病,他可能一直在找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不管是整理情绪还是运动锻炼,都有过很多的了解,但是只要发现一个人说这个方法无效,那么他就会下意识“淘汰”这种方法或者总喜欢停留在理论阶段,一方面是受病情的影响导致的疲惫感,另一方面还是主动性缺乏。哪怕是再好的治疗、调节方法,如果不用,都是空谈。此外,抑郁症有着长期性的特点,这也意味着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面对它,并不是一次两次、一周两周就能解决问题,在否定一种方法前,至少要坚持一段时间。以上就是一些现实中抑郁症患者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误区,希望对有相似经历的朋友有一些启示和帮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c-gy.com/jbby/15671.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抑郁症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